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三談中國科學~由比較科學(Comparative science)角度檢視!!

筆者斗膽揭示中國科學之路,並建議大學和高中學生必修宋明理學(哈!現代中國版的文藝復興)。對此,教育主管和許多學者來函提出卓見,個人部落格中也有訪客留下回應。幾經思量,實有必要另行撰文進一步加以論析 ..............


    本文是由比較科學(Comparative science)角度直入去檢視!
 
 
    大家都知道,有所謂比較社會科學、比較科學史、.....等,但沒有人講"比較自然科學"Comparative natural science)。因為大家堅持自然科學無國界,以西方科學為馬首是瞻;那麼中國與西方就只會有科學水平的低高(後先)問題,根本沒有科學理論的異同問題,則何來比較!?
 
 
    事實上,世人誇為無國界的現代自然科學,僅是西方民族透過他們特有的宇宙觀與方法論來對外部世界所作的單方面詮釋。原本是根植在西方土壤而茁壯成長的理性知識,不意竟被尊為四海皆準的普世法則。中國人倒是偏向內部世界着手,的確不可能自發產生類此理性學說(拙作<第五科學革命>p.387 圖 7-8 外在存有學理 vs 內在化生學理 )。

 
    西方自然科學(物理學為代表)從16世紀科學革命以來,一路大步發展。可是到了20世紀,進入了高原期,科學理論出現裂解,形成正統科學異端科學的分歧。正統科學是繼承近代自然哲學而來(拙作<第五科學革命>p.101~134),透露西方文化的本質:終極(Utimate)、存有(Being)、演繹(Deduction)。
 
 
    西方人的認知方式著眼于客體(Object 任何物體)及外部世界(External world),物理便是一門物體及空間(外在廣延 Extension)的學問,致於時間不過是度量吧了(可逆的運動時間or無時間性Timelessness)。西方人還認為感官現象是假相, 物理學要求的是物理存有,為永恆不變的真實存在;故此,物體得一再切割 (Fragmentation)以求實存的終極質點(Particle),便是現今所稱基本粒子;而物體在空間的運動,又可借助演繹來推尋,循此敷陳一機械論(Mechanism)的世界。這樣一幅正統科學畫像,牛頓-愛因思坦物理堪為典範。
 
 
    正統科學所描繪是一個二分&存有的宇宙模型反映西方傳統對自然法則凸顯秩序(Order)的追求。但現實宇宙未必如此,大約19-20世記,西方人逕行就經驗物象諸如:溫度、壓力、輻射、光電以至天體等,進行深切實驗與觀測,探究一具有邊界慨念(Boundary)之物理系統(System)的變動情況。從實際數據結果,歸納出不同於西方正統傳承的異端科學知識,相繼為:熱力學(尤指:不可逆過程熱力學)、量子力學、熱爆炸宇宙論、系統科學(廣義)等;展示一個"近"一體創生的宇宙模型造成西方科學明顯分裂。
 
 
     二分&存有的宇宙模型是西方長達兩千多年、從古希臘羅馬到現今,經過千千萬萬先哲通盤思辨的文化結晶;它既張揚物體如何能如此(How)運行,也涵攝物體為何會如此(Why)運行,自成一完整知識間架。
 
 
    異端科學訴諸經驗約定,沒有任何預設,只做事實陳述,確是更翔實說明"How"的課題;但似乎又流於個別性、片面性,無法用來說明整體世界,如:量子力學難以統合微觀與宏觀。尤其棘手的,異端科學隱含"近"一體創生的意涵,根本無法據以闡釋"Why"的議題,更別說獲得多數西方人的認同。愛因思坦因此非常排斥量子力學,哥本哈根學派人士也感到困惑,後來西方多位量子力學大師,譬如費因曼,還坦承沒有人理解量子力學。這點,不是所有西方物理學者都能洞察,那就更別說中國人了,多數中國人一定以為費因曼只是自謙或吹捧量子力學。
 
 
    不管怎樣子,異端科學確是更貼切回答現實宇宙關於"How"的問題,預期在21世紀勢必扮演重要角色。它處理非線性、非確決性、非靜態性的能耐,料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生醫、信息、材料、綠能、太空等領域的進一步發展。然而,異端科學無從自成一完整知識間架(欠Why),只能在應用層次發揮所長,提升人類生活品質&技術水平。
 
 
    人類因理想而偉大,只有自成一完整知識間架(How+Why)含具理想(真善美預設Presupposition)的科學體系,才配世紀領航!就像當初西方正統科學,大家可以看到,科學革命猶在蕩漾,緊接著啟蒙運動&工業革命,浩大崛起接踵而至。於是,日常生活中包括精神面(如:思想、藝文)、社會面(政經、法制)、物質面(貨品、勞務),簇擁拔地飛躍。可是,異端科學缺乏充份條件,頂多促使人類物質面的一波創新。
 
 
    致於宋明理學標榜一體化生的宇宙模型,洋溢中國文化的本質:人本(or型構 Configuration)、化生(Becoming )、因反(or繁複 Complexity);也是中國至少長達兩千多年、從先秦到近代,同樣經過千千萬萬先賢通盤思慮的文化結晶。它既張揚物體如何能如此(How)運行,且涵攝物體為何會如此(Why)運行,同樣是自成一完整知識間架並含具理想(拙作 p.254~255 圖5-3 中國文化自然理論演進概念)。甚至,前述"近"一體創生恰好是它的一個特殊、局部、粗簡的案例,它比異端科學可以更加合理地、完備地、正面地(特別對熵增)表述宇宙萬象。
 
 
    以上說辭難免會讓一般中國學者感到意外,完全無法相信。但大家不妨想想,第一,存在即是真理中國文化的不滅存在必有不破真理,那麼,其精粹就一定有不凡價值!第二,若把中國文化(宋明理學為對象)跟西方文化(正統科學為對象)兩者精粹,包括:本質、方法論與宇宙觀等拿來比較,可以發覺彼此成一鮮明對稱&強烈互補。較之正統科學是存有科學,宋明理學倒是一套化生學說,還可進一步"融存有入化生"開出中國化生科學;那麼,存有彰顯永恆之真,化生則彰顯長久完善之美,雙方皆秉優異理想。
 
 
    第三,中國人的認知方式聚焦于客體(Object 任何事物)及其內部世界(Internal world),事物內部空間亦為事物之部份,空間不空;而事物內部不可逆變動過程,則視為歷程時間。宋明理學便是一門針對事物及時間(不可逆的歷程時間)的學說。何事物皆是一體生成的有機系統,邏輯(心or理)與事物(物or氣)不離,而整個內部"變動不居"也跟異端科學所揭露非線性、非確決性、非靜態性等並無二致。中國人對事物及時間說法早就投注好幾千年心血,<易經>乃最古一本時間之書(<幾何原本>為空間之書),宋明理學對此經已自成一完整知識間架。
 
 
    既然如此,宋明理學怎麼早早不開出中國化生科學?筆者認為,中算在四元術、天元術、弧矢割圓術等面世後已達顛峰,更別說一窺現代數學尚可鼎助處理曲面、機率、突變等難題。更重要是,宋明理學在宋、明之後由空疏而沉淪,從此中國文化斷層,儒學(含宋明理學)被侷限窄化為人學。儒學原乃尋求天(超越)地(自然)人(人界) 合一之說(就像現代物理的萬有理論 Theory of everything),但在崇實黜虛的名堂下,竟被壓縮成一門專講仁義忠孝的人倫道德學問。中國人只有回歸中國文化本質並站在西方科學(&數學)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遠。
 
 
    蘊蓄中國文化本質,宋明理學本身確是一龐大體系。內中眾多智者對於變動不居,對於天、地、人以及心、性、理、道等,敘說闡微,無疑都涉及科學意義的宇宙觀與方法論。譬如:變動不居(宋明理學襯托現實世界是幽微的、變動不居的量子世界),王陽明周敦頤等不乏明察之見,茲舉一二例如下。
 
 
    王陽明稱:"花不在心(主體/主觀世界)外"。這連愛因斯坦都迷惑,"難道只有當你(作為主體)在看月亮的時候,月亮才在那兒呢"?既然變動不居,月亮就未必在那兒(拙作p.336~338)。類似情形,當你不在看台北101的時候,它可不一定就在那兒(想想紐約世貿WTC倒塌)!動&靜之外,周敦頤"幾"加以申述:"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幾"類似疊加態(Superposition state),薛丁格的貓(Schrodinger's Cat)在生&死之外,就有半生&半死(待斃)的情境(拙作p.332~334)。猶如一顆轉動的骰子,它正是一顆既1又2又3又4又5又6(注意,機率各為1/6)的骰子!
 
 
    宋明理學確是一龐大體系,筆者魯莽,建議意者先對中西文化驚人的對稱&互補有一廣泛了解(拙作 p.165, p.022~023 表 1-1和 p.060~061 表 2-1),對理學高舉一體生成的自然觀有一初步認識(拙作 p.225~250),並對宋明理學與現代物理的匯合有一基本觀念(拙作 p.356 圖 7-2)。接著,依自己需要,再對周敦頤、朱熹、王陽明等的學說進一步閱讀。筆者相信能夠全覽中西基礎學理、方法論&宇宙觀,必定有助 大家在尖端科學的研究發展!
 
 
                   (2012.03.11)

致台、港、大陸等地教育主管和家長的一封信(誠懇建議大學和高中學生必修宋明理學)

姑且不論宋明理學所綻放的一體化生概念,在現實中也確有一種化生物理(Physics of becoming)的複雜科學與之相應;至少修習宋明理學肯定擴大視野全覽中西基礎學理、方法論&宇宙觀,這就一定有助 21世紀尖端科學的研究發展 ...............


敬啟者:

 

        您好 !

 
        亞銀(ADB)報告「亞洲2050-實現亞洲世紀(Asia 2050-Realizing the Asian Century)」,提出「亞洲世紀」。然而,真正「亞洲世紀」,不單經濟層次,尚需高超的科學&思想層次。況且先進的科學&思想建設,猶能打造更亮麗的經濟成績。

        可想而知一種既不同於西方又能媲美西方的中國科學(此處"中國"等同華文世界而"中國人"則等同華人),將來一定會風雲湧起 。拙作<第五​科學革命>專門探討中國科學以及中國科學革命的誕生,欣聞台、港、大陸等地不少大學和高中經已購置。慚愧該書文字堆壘有欠簡明;筆者近撰<<再談中國科學(<第五​科學革命>之補遺)>>一文,對中國科學進一步加以釐清與補強,有興趣尚請前往筆者部落格(http://blog.sina.com.tw/chou1946/)逕行點閱。

 
        筆者不才,在此更要發出呼籲。有鑑於宋、明理學和西方哲學各具宏偉的方法論&宇宙觀西方哲學助成現代科學(西方科學)之後、而現代科學又力盡衰竭之時宋明理學尤其顯得無比價值!故誠懇建議台、港、大陸等地大學(理工科系)和高中學生,應該修習宋明理學,方能躍為全球一流科學家。而值此中西典範轉移的關鍵期,中國更應該推動宋明理學的繼承&創新,方可起為明日人類文化之樞紐及未來世界文明之輻輳


        大致來講中西文化有別各具不同的思維方法&宇宙概觀。西方側重分析方法並把世界(外部世界External world)看成是"現像"(表、象)&"實在"(裏、理)二分。中國人倒是慣用綜合方法世界(內部世界Internal world)則被看成是"現像&實在"一體

        譬如"社會"西方把社會看作一分析對象僅是現象;加以分析後發見個人為基本存在(凸顯個人)人再依秩序法則(如:人人平等)+合法領袖形成秩序社會(民主社會根柢)。古代中國把社會看作一綜合整體即是基本存在(凸顯整體);其內部成員依倫理綱紀(如:人倫等級)+道德領袖形成倫理社會(屬於有機社會)。再譬如"人" (生理)西方把人體看作一分析對象只是一架組裝機器;其所解剖器官(着眼器官)係依力學法則+中樞(腦~神經)形成西醫觀念 的人。古代中國把人體視為一綜合機體全身連貫(着眼整體);其內部組織(臟腑等)乃依陰陽五行+精氣神形成中醫觀念 的人。

        中西不同途徑各有優劣都是雙方先哲數千年來的去蕪存青的心血結晶。中國人一方面要吸收西方長處(如:社會方面的民主法治 )以期大幅自我改進;另一方面也要把握中國文化特質,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應。這點,特別在自然科學的領域,非常重要。

        17-20世紀西方科學輝煌一再成功地分析自然物象經典物理相對論次第誕生,闡述物體(分析到底為物質粒子)依秩序運動(因果&局域Locality) + 重力場景形成存有物理(Physics of being)畫像,也建立起一致性、必然性、精準性為科學基礎的文明&霸權。20世紀人類心智飛躍,西方許多學者針對新興領域進行精密的試驗與觀測。從實際結果,歸納出不同於正統傳承(分析&二分)的異端科學,包括不可逆過程熱力學量子力學熱爆炸宇宙論等,在西方思想源流中掀起不小驚濤,導致物理學陷入分裂窘況。

        嚴格地講,上述新興異端科學它已不能歸為存有物理反過來,它披露物質系統(System)展呈無序運動(機率&非局域)+斥力場景(量子場論者得慎思膨脹宇宙斥力Vs重力的問題)顯示"近"一體(Whole)的自然畫像。事實上近年來一些科學事證&論點莫不洩漏吾人身處宇宙為一體的物理系統(如:非局域Nonlocality,也才有蝴蝶效應之說)。

 
        古代中國把宇宙萬象視為一綜合物體錯綜連貫,故有"天人合一"概念。宋明理學作為儒家的自然哲學體系更主張宇宙物我一體且又各為一綜合客體(其內部位亦為一綜合物體);客體無非都是動態事物按照有機法則+生成力場景指出一條中國科學的一體化生(綜合&一體)之路。可惜宋明理學的力量不足始終未能由哲學而科學開出中國科學的花果。理學拙於分析又受限於其時代格局滿清國祚約270年中國知識停滯理學不幸斷層。今天不論性即理或心即理大部份中國人已不知所云。

 
        存在就是真理中國文化的堅毅存在 意味其本質必有不破的真理。今天西方科學理論自相矛盾微觀Vs宏觀、動力Vs熱力、局域Vs非局域.......等何況許多新近事證顯示宇宙較適合以"綜合&一體"來詮釋。姑且不論宋明理學所綻放的中國特色觀點,在現實中也確有一化生物理(Physics of becoming)的複雜科學路子與之相應;至少修習宋明理學肯定擴大視野全覽中西基礎學理、方法論&宇宙觀,就一定有助 21世紀尖端科學的研究發展。


 
敬祝安好!



                                                周哲水 謹啟 201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