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王陽明Vs愛因斯坦


 王陽明Vs愛因斯坦,橫跨綿延時空,相互叫陣 .............. 


    
    王陽明Vs愛因斯坦,雙方一中一西,又相隔數百年;看似沒有關係,卻好像冥冥中若有安排,彼此非常針對性地各自說出一句千古名言。

    中國人眼裡的現實世界,是變動不居、上下無常。在這樣文化背景中,王陽明更深沉地提出心即理,主張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問及山花自開自落于心亦何相關,曾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換句話說,你不看此花時,此花是不起不滅,非有卻也非無;而只有當你看它 時,此花形色才明確在那兒呢!!

    至於西方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眼裡的真實世界是永存不變、確決恆常。所以,當量子力學人士(多為哥本哈根學派成員)看到並提出微觀領域是機率的、是不確定的,馬上便掀起至今猶未平息的紛亂。這有點像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弟子發見無理數,引發不可公度量乃至理性危機的困擾一般。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因此大加撻伐, 一直強調上帝不玩骰子, 還反問“難道只有當你在看月亮的時候,月亮才在那兒呢?”

    顯然,王陽明觀點縱使有待補強,但他說法可比愛因斯坦更貼近事實,也比哥本哈根學派更能洞燭機先。作為心學巨擘,他在四百年前就能說出“花(或:月)不在心外”的話, 令人不禁驚嘆中國人的智慧!! 學貫中西之路,便是對中西文化的宇宙觀&方法論加以透析、對宋明理學(化生之學)和現代物理(存有之學)通澈融貫進而大力突破,預期將可再造人類文明新高。



同一認知對象,但不同認知方法將會導致不同的詮釋;拙作〈第五科學革命〉對
       朱熹、王陽明、愛因斯坦、哥本哈根學派等的認知方法,都有深入討論。


           

                                                                 (轉載自新浪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