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生命的負熵效應(2)


生命 從無序而有序 ..........


     如同<生命的負熵效應(1)>一文的場景,若改用不同的界定,依然產生同樣的過程與結果:

     改以墨汁(or墨塊)為主體,你我把它單獨地認定是一個系統,而清水、空氣等則當作是外界環境(Enviroment)。顯然,系統與外界環境一併存在著 物質及能量的交換,故墨汁可說是一個開放系統。墨汁滴入清水中,吾人也看到同樣的過程與結果、同樣的熵值增加。

     唯因墨汁是主體,你我倒應把“墨汁擴散”改說是“墨汁解體”(系統解體),把“一盤濁水“改說是“墨汁消失”(系統消失)。

     墨汁可視為“簡單”的開放系統,生命體 像:綠豆種子 則是”複雜“的開放系統。 封閉系統的熵值趨向增加,達到系統的最大混亂度;但(尤其複雜的、巨觀的)開放系統與外界環境交换 質能及熵,則有可能趨向熵減(即負熵 Negentrop)並達到有序狀態。

     生命活動的明顯特徵,就是朝向有序化發展的負熵效應。

     接著,你我就用綠豆代替墨汁,其他場景則維持不變。把綠豆置於清水中,它不會朝向無序以至擴散開來;它反會攝取環境中的能量並排出至少相等的熱和熵,通過能量耗散和非線性作用而產生巨觀的有序結構。約莫三、四天後,大家會看到不一樣結果,長出一小株芽菜。

     豆芽菜係有序自組織(Self-organization)的形成,也就是說,系統的熵值減少了。

     果然,生命從無序而有序,大家由此看到了負熵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