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 中、美貿易對壘,是美國對中國(在經貿、科技、政軍等)進行全面遏制的序幕,也是中國轉型為ㄧ現代化國家的挑戰。未來 誰輸誰贏,就看中國是否擁具「一個適時偉大的本土思想」。
不幸,明朝末年至今,中國文化斷層,“思想”正是中國人的致命弱項。中、美爭戰,中國註定居於劣勢甚至淪為輸家。
兩相爭戰,大抵來說,要嘛以硬碰硬、要嘛以柔克剛!前者(ie 以硬碰硬)涵蓋前文(<中、美爭戰之二>)的可能性之一(指:美蘇之舊冷戰)&三(不啻:中美之新冷戰),後者(ie 以柔克剛)則近似前文的可能性之二(指:美日貿易戰)。但是,除非是至硬或至柔之力;硬是至硬 才可碰硬,柔是至柔 才可克剛。
而這,唯有一個適時&偉大的本土思想,方能鍛造至硬或至柔之力!
接著,我們回頭來談談 文化&思想。大致上,每個時代的每個民族文化(含該民族的精神面、社會面、物質面等,p25, 圖1-1),內中的主流思想 須能合乎情理地彩繪一“人類願景&真善美境界”,足以展現 時代背景下的人們視野、眼界;由此看出其文化級別,也反映其文化的能量及局限 ,及其硬力&柔力。
證諸歷史,文化因融貫而飛騰(指:文化突破,ie 發展出更高的 “人類願景&真善美境界”);文化級別隨之躍升,其文化的能量及局限也同步擴大。14-16世紀歐洲受到中東物質文明影響,兩相激盪:融物界知識入哲學思想(p60-61, 表2-1),西方文化飛騰(此即 文藝復興 Renaissance),進而點燃近代科學革命的火焰,發展強大的硬力&柔力,奠定 歐美霸權地位。
近古中國文化早有一段 融貫的故事。久受天竺佛學影響,兩相觸發:融佛老學說入儒家思想(p24-25, 表1-1);孕育了宋代理學並以更新風貌崛起,中國文化也具備了更大的能量及局限。理學璀燦,由體開用,培植非凡的硬力&柔力,造就了中國為當時全球之冠。
目前,中西兩大文化 正在直接碰撞!兩相交流,融以貫之、入以化之;誰能 深切知己又透徹知彼,誰能洞察對方又窮究我方,誰就是21世紀贏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