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宏碁只有一條路(3/3)

PC不死,也不會凋零,只是等待黎明 .............

  
      PC的必勝之路只有一條
 
      前面說的企業法人層次,歐美國家乃現代工商業的先驅,西方在產銷&服務、專業技術、及企業管理等領域,都是全球佼佼者。IBM提供TS電腦(ie硬體+軟體+服務)充當這些領域的作業/管理(體外&體內)工具,更清楚客戶需求也更能作出實質的貢獻。較之日本對手Fujitsu,Hitachi,NEC,IBM張揚西方文化(eg工商領域的強項)優勢,助長市場競爭力,創造了不可取代的獨特性。IBM促成企業法人&TS電腦緊密共生(人機共生),TS電腦因此成為企業法人不可或缺的萬能經理!

      致於在個人層次,西方社會崇尚自由&自主,講求法治、尊守自然秩序。習性頃向獨立,注重隱私;教養採取放任(虎媽Vs羊媽,誰好誰壞先不談),順其自然成長,相信自能理性選擇幸福人生。但每一個人都是從幼小無知出發,面對生活、 教育、社群、知識、職場.........的許多挑戰;一路走來起伏,難免多處空白、脫節、失誤等 。甚至說,個人管理包括個人生活、教養、發展等,從來是西方文化比較弱的一環。如把"公司法人&企業經營"拿來對照,將發現徒有理性個人卻無個人經營

      歐美注重獨立個人(individual),能看到的,多屬簡易的個人資料處理(猶如個人簡易EDP)。怪不得,Wintel再也開拓不出新貌,而Apple帶領風潮也不過讓個人視聽更趨靈巧&多面。於是,當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冒起,網際網路更為發達普及,後PC時代(post-PC era)似乎已來臨。缺少超級個人管理功能,則PC僅被看作個人裝備(Personal equipment),用在圖表&文數處理、多媒體、遊戲、搜尋、通訊、or 網購.....等當作一種個人體外工具(盡管軟體已採AI科技)吧了。PC不能進一步還去扮演個人的強大體內工具,人機不共生; PC大戲轉眼唱完,很快便會黯然由主角退為配角

      近幾年引起我興趣,不是Google和Facebook 的成功故事,而是故事(eg 產品)背後的含意。由產品(尤其軟體)常可一窺公司創始人的文化背景,看出主事者的人生觀點Windows是如此,由iPhone更可看到賈伯斯(Steve Jobs)個人主義&自由精神的追求。不同于西方文化彰顯獨立個,而從Google和Facebook 則可見猶太文化深厚的個人(also家族)&社群觀念Google的創始人是猶太裔,由社群成員到任何目標對像,網路搜尋非但快速遍尋許多國家許多類別(eg 新聞、圖片、圖書、網誌等),猶能列出動態排名。Facebook創始人也是猶太裔,由社群舊識到網路新交,網路交流輕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克服人際隔閡。

      在此特別指出,IBM的TS電腦(ie硬體+軟體+服務)其實是設一文化門檻,方使當時日本大型電腦(尤指IBM主機Mainframe兼容機)無法像相機、家電、汽車等一樣,橫掃歐美市場。而Google和Facebook 的勝出,不能說是網路or軟體技術,更是介於西方文化(獨立個人)與猶太文化(社群觀念)之間的文化門檻發生作用Microsoft或Apple主事者,在歐美家庭長大,強調個人、強調隱私、強調公平合法等,是很難在第一時間會想到類似的創新構思(eg 佩奇排名PageRank)。
 
      華人/儒家文化看的則是個人&社會機變,抽象一點講,從格物致知以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用應對 。這又何止個人資料處理?又何止社群搜尋&社群聯繫?應用範圍尚含一人的養成教化、家人的衣食住行、職場的生涯規劃&人脈開拓、庶務的推展&決意等種種的個人管理現代社會不只公司競爭,個人同樣競爭激烈,優越個人管理仰賴具有整體個人經營機能的理想PC,形成理性個人&理想PC共生模式(人機共生)理想PC必是一套個人智慧系統(Personal intelligence system),賦予強大人工智慧,兼為體內工具&體外工具;以自動處理資料,主動提供資訊,聯動解決生活、家庭、社群、健康、教育、安全、&知識....等問題,為一超級個人服務專員!

      日常中,一部智慧PC(具有理想PC的許多功能)堪稱足夠。透過網路,穿戴裝置&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為感應&互動的中心)+智慧PC&智慧家庭產品(智慧PC為控制&管理的中心)+雲端平台(PC廠商為服務&統籌的中心)的三角關係有機配置連合提供硬體+軟體+資訊(ie硬體服務+軟體服務+資訊服務注意可提供資訊eg 個人/家庭的安資訊),共同造就一智慧實效的超級個人服務專員。台灣PC廠商eg 宏碁(或Asus,甚至HTC等)只有走這一條路,掌握華人文化優勢(切記:文化優勢至今尚存則必有其市場價值,而創新洞察力最好在文化優勢中滋潤)轉而率先開發成功商品,漂亮&主動出擊。
 
      惟有這一條路,敢作前導者(Leader),攀登世界No 1。那麼,台灣PC甚至整個ICT產業才有競爭力,建構文化門檻,才是戰勝聯想三星HP等的不二法門!

      今日,PC仍僅是個人裝備,真正PC(至少像智慧PC)還沒誕生,則又何來後PC時代!?智慧的個人/家庭市場還在緊鑼密鼓,諸事正起頭。也許經過一段時間,網路及雲端成熟;無線、無限、更無現(現貨、現場、現實......),雲端虛擬智慧PC更具經濟&RAS (Reliability,Availability,Serviceability),後PC時代才會蒞臨!!
 
 
PS 
1. 意外成為宏碁股東,再說我對PC(乃至台灣經濟)久有不同看法,故而隨筆略抒己見。
2. 如能配合一實擬虛境(Real virtuality)試驗,智慧PC有機配置的市場火力更強。
3. 本文純屬筆者一向個人感想,若有引述,務請注明出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